巴氏硬度计作为一种精密的硬度测试仪器,广泛应用于材料硬度检测领域,特别是对于铝及铝合金等软质金属材料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。进口巴氏硬度计虽然在质量和精度上有一定保障,但在使用过程中,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正确的校正方法以及压针更换操作至关重要。本文将详细阐述进口巴氏硬度计的校正方法及更换压针的技术要点。
一、进口巴氏硬度计934-1的校正方法:
1. 满刻度校正
准备工作:将巴氏硬度计置于1cm以上厚度的玻璃板上,双手按下仪器,观察刻度值是否为100(部分资料提及1001,可能存在单位或表述差异,此处以常规100为准)。如果超差,需要进行满刻度校正。
校正步骤:
打开机壳上的两颗螺丝取出框架。
旋松锁紧螺丝。
调整满刻度螺丝:如果刻度值小于100,顺时针转动满刻度螺丝;如果刻度值大于100,则逆时针转动满刻度螺丝。
调校后进行校验:将美国巴氏硬度计GYZJ-934-1放回标准硬度试块(硬度值已知且稳定的试块)上进行测量,观察刻度值是否为100。如果仍存在偏差,重复上述调整步骤,直至刻度值准确为100。
安装好机壳后,再次检查刻度值,确保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满刻度显示稳定为100(常规要求),完成满刻度校正。
2. 硬度片校正
前提条件:满刻度校正完成后还需进行硬度片的校正。
取出随机附带的硬度片,对其表面进行清洁,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,确保测量表面平整。
将硬度片放置在测量平台上,使硬度片与仪器的测量部位正确对齐。
进行测量操作: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,平稳施加测量力,读取测量值。
调整校正:若测量结果超差,则需要进行校正。具体方法是,打开机壳取出框架,旋动与表盘同侧的负荷调整螺丝。如果硬度片测量值偏大,顺时针转动负荷调整螺丝;如果测量值偏小,则逆时针转动负荷调整螺丝,1圈大约对应表盘上的1度。
重复校正:调整负荷调整螺丝后,再次将硬度片放置在测量平台上进行测量,观察测量值是否在规定精度范围内。若仍超差,继续微调负荷调整螺丝,直至测量值不超差为止。
满刻度复查:在每次调节负荷调整螺丝之前都要对仪器进行满刻度校正,确保满刻度在调整过程中始终保持准确。
3. 其他校正要点
压力影响:使用美国GYZJ-934-1巴氏硬度计前应保证施力弹簧产生的试验力稳定且符合标准要求。可以定期检查施力弹簧的状态,查看是否有变形、损坏等情况。如果发现弹簧出现问题,应及时更换。
环境因素:校正工作应在温度、湿度等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。一般温度要求在(10 - 35)℃之间,湿度在相对湿度45% - 75%之间。可以在校正区域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,实时监控环境条件。当环境条件超出要求范围时,应等待环境条件稳定后再进行校正工作。
二、进口巴氏硬度计934-1更换压针要点:
1. 压针更换的时机
当压针出现明显磨损时需要及时更换。例如,压针前端直径为0.157mm(部分资料数据),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加工磨削过程中易产生过热而退火,导致前端变形,如出现变形后硬度测量值偏高或偏低超过允许范围等情况。
当压针前端磨损为近似“半球"状或弯曲等情况时,为保证测量精度,也需要更换压针。
2. 更换操作步骤
准备工作:准备一支新的压针,在进行更换操作前,应确保手部干净且干燥,避免杂质污染仪器。同时,准备好必要的工具,如镊子等。
更换过程
对于数显巴氏硬度计,更换压针相对简单,无需特别培训,看一次更换压针视频后,熟练者三分钟左右即可完成。一般先按下满刻度调整键(部分操作可能因不同型号有所差异),使仪器指示在100HBa(或合适初始刻度),然后将旧的压针取下,将新压针安装到位。安装完成后,按照上述校正流程对满刻度和硬度片进行重新校正。
对于传统指针式巴氏硬度计,更换压针较复杂。首先需要经过特别培训,调整满刻度100度需要耐心反复调试多次,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极易造成压针损坏。更换时,要确保压针安装位置准确,并且与仪器内部部件良好接触。更换完成后,同样要重新校正满刻度和硬度片。
3. 更换后校正
新压针更换完成后,需要对硬度计进行重新校正。首先,按照满刻度校正方法,检查并调整刻度值至100(常规要求)。然后,使用硬度片进行测量校验,观察测量值是否在规定精度范围内。若超出范围,按照硬度片校正步骤进行微调,直至测量值准确为止。
三、结论
进口巴氏硬度计934-1的正确校正和压针更换是保证硬度测量准确性的关键环节。通过严格按照校正方法操作,定期进行检查和调整,可以有效地减少测量误差,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。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,如铝合金材料检测等,准确的硬度测量结果对于材料质量控制、工艺优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。因此,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这些技术,确保巴氏硬度计处于最佳的测量状态。